第42章

作者:塞缪尔·罗森·加德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弹中文网 www.zdzww.com,最快更新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与清教徒革命 !

    王权复辟后的宗教状况

    精彩看点

    建立三权互相牵制的治国模式————宗教宽容政策受挫————不信奉英格兰国教者受制————骑士议会出台一系列排斥异教法案————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清教思想的未来

    王权复辟后,新诞生的政府试图将1641年讨论过的政治原则付诸实施。在召回查理二世前,议会已经通过了由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三方共同管理国家的决定。在三方力量中,任何一方都不可独立于另外两方而单独行事。奥利弗·克伦威尔以前针对下议院的反制措施也被支持王权复辟的政客们保留了下来。

    不过,奥利弗·克伦威尔一贯倡导的宗教宽容政策遭遇了挫折。虽然《布雷达宣言》中写明,在英格兰实施宗教宽容政策,但英格兰人民并不接受。英格兰人民认为,宗教宽容就是军队独裁者和缺乏教养之徒布道的代名词,必须予以抵制。最后,人们重新翻出了《国民祈祷书》,恢复了主教制,那些用其他形式做礼拜的人遭到了严惩。查理二世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事态不断恶化。宗教信仰自由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威廉·劳德和查理一世的力量容易抵制,但人民大众的力量谁又能阻挡呢?

    但绝望中往往也蕴含着希望。威廉·劳德模式是由少数宗教权威凌驾于大众之上的模式;清教徒模式是由少数军队高官凌驾于大众之上的模式。少数人占据统治地位时,统治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以防各种危险情况发生,而多数人占据统治地位时,统治者则会有较高的安全感。

    王权复辟后的几年里,骑士议会————有时也称“复辟长期议会”————担心奥利弗·克伦威尔派系会发动起义,于是便对其采取了高压措施。针对不信奉英格兰国教者的法令接二连三地出台。1662年8月24日,拒绝遵守英格兰国教规定的神职人员均遭到了驱逐。1664年,《集会法案》出台。该法案规定非国教徒举行集会将面临罚款、监禁或流放的处罚。1665年,《五英里法案》出台,该法案禁止所有遭驱逐的神职人员进入市镇周边五英里的范围,还禁止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区内兴办学校。

    语言称谓上的显著变化也说明了骑士议会搞的宗教迫害有多么严重。“清教”和“非国教”的称谓渐渐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异教”这样的称谓。查理一世统治时期,非国教者主张他们要在英格兰的教会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并要对教会体系进行完善;查理二世统治时期,异教者只求能够在教会体系之外生存,希望自己的宗教信仰能得到平等对待,根本不敢奢望去改变教会体系。毋庸置疑,人们要想彻底理解这种态度的转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一旦人们从心里接受了这种态度的转变,实施宗教宽容政策也许就会顺利得多。只要异教者愿意向教会做出一些妥协,放弃一些主张,教会就不会一味固执地限制他们的各项权利了。毕竟,异教者的信仰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英格兰教会的整个体系。

    然而,人们要在很多年后才能真正理解异教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立场上的转变。过去的宗教纷争和宗教迫害已让异教者和教会之间产生了隔阂,而当前的政治分歧又加深了他们之间的隔阂。虽然骑士议会中有些议员对异教者表示同情,但多数议员决意要将他们从政治领域和宗教领域中完全排挤出去。1661年出台的《市镇自治法案》就反映了骑士议会的这一意图。《市镇自治法案》规定,所有担任市政职务的人都必须“按照英格兰教会的要求参加圣餐领受等圣事活动”,并宣誓放弃以前长老派的《国民契约》。这样一来,只有忠于国王的国教徒才能担任市政职务,而市政当局又可决定下议院议员的人选。

    如果议会只是要求异教者发誓不使用武力对抗王室,那么大多数人是不会拒绝的。因为异教者发现,过去抵制王室的行为并未给他们带来期望的结果,而现在的抵制行为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他们觉得与其冒险做一件没有结果的事,还不如安分地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过,一些人仍然对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斯比战役获胜的经历津津乐道。他们认为,任何人都无权凌驾于其他人的意志之上,控制其他人的生活。他们拒绝按照议会的要求宣誓。这向后世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则:没有谁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还可以不用对任何人负责。然而,这一思想原则却与当时大多数民众期盼王权复辟的政治大环境格格不入,自然会被当局抛弃。

    对清教思想的抵制呈现出许多新的形式,不再局限于空喊政治口号和宗教口号了。放荡奢靡之风再度盛行。查理二世自登上英格兰王位后,便开启了放纵享乐的生活。针对这种奢靡之风,当时已双目失明的诗人约翰·弥尔顿花了七年时间创作出《失乐园》这篇透露着清教思想的伟大史诗。《失乐园》不像《伊利亚特》一样描绘战争场面,也不像《奥德赛》一样讲述英雄的海上传奇经历,更不像《埃涅阿斯记》一样讲述英雄异地建国的故事。《失乐园》讲述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灵魂的纯洁性,上帝与撒旦之间展开的一场较量。约翰·弥尔顿在年轻时曾写诗称,外在美是内心纯洁的体现。在《失乐园》中,他进一步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告诫人们要抵制住外在的诱惑,守住内心的纯洁。

    《复乐园》是约翰·弥尔顿继《失乐园》之后的又一篇史诗巨作。耶稣为拯救人类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这被基督世界视为救赎行为的主要部分。有人在讨论救赎行为时,强调的是肉体遭受的折磨和痛苦;有的人在讨论救赎行为时,强调的是肉体之外意志和心灵的牺牲。而约翰·弥尔顿在谈论救赎行为时,告诫人们要抵制和蔑视世间邪恶的诱惑;邪恶势力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才让人们犯下了种种错误,这是清教徒关于基督教原罪认识的理论基础。在《失乐园》一诗中,米迦勒准备打发亚当离开伊甸园时告诉他说,真正的乐园就在他的内心。米迦勒说:

    但你要加上

    熟悉的知识;加上信念;

    加上美德,耐心,节制;还有爱,也就是仁爱;

    再加上灵魂等;

    那么你离开这座乐园时

    就不会不开心

    你的内心会拥有一个

    更快乐的乐园。

    《复乐园》结尾出现了同样的思想。天使对战胜诱惑的亚当歌颂道:

    现在,你的大仇已报,

    被赶走的亚当,

    战胜了诱惑,

    重获失去的乐园。

    这几句诗要表达的是:战胜原罪只是积极工作的开始,真正的清教徒必须战胜所有罪孽,保持心灵的纯洁。《复乐园》长诗结尾处天使的颂歌就反映了这样的清教理想:

    万岁!上帝之子,两个世界的继承人。

    你就是撒旦的克星!完成了光荣的使命。

    战胜了诱惑,开始拯救人类吧。

    但丁·阿利基埃里

    这样的理想和中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基督教诗人、政治思想家但丁·阿利基埃里的理想有很大的不同。但丁·阿利基埃里认为,在对上帝正义的默祷过程中,人的肉体会渐渐变得疲乏而虚弱,而意志和心灵则最终完全服从上帝,追求至善的苦难历程终有结局。最后,在探求神性的奥秘时,但丁·阿利基埃里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舌头开始不听使唤。他告诉我们,“让太阳和星球运转的爱也将我的欲望和意志变为了轮子,与神圣的世界维护者同步运转起来”。这首中世纪的伟大诗歌[1]就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在天主教徒但丁·阿利基埃里看来,个人意志完全服从神的意志是基督徒生活的最终目标,再也想不出比这更圆满的结局。但在清教徒约翰·弥尔顿看来,人的意志服从神的意志才是一切工作的开始。

    这种特殊的清教主义观及崇拜形式可能会慢慢淡出人们的思想和视线,但也有可能成为少数人珍贵的财富。无论如何,清教主义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严谨的清教主义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甘愿为大众利益无私奉献,这一直是英格兰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清教主义者还是遵纪守法的楷模。他们不仅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令,还始终严守教会的各种规章。只要整个社会发展需要,清教主义者甚至不惜牺牲个人或所在派系的利益。

    约翰·弥尔顿弥留之际仍然坚信,未来一定会为他伸张正义。他在《力士参孙》这篇长诗中表达了对邪恶势力暂时获胜的不屑和蔑视。虽然因循守旧的教会和滥用暴力的法庭让约翰·弥尔顿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但他仍然借双目失明的力士参孙之口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在写出如下的诗句时,想到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这一天,他们为海神达贡办了一场盛宴,禁止一切劳作。

    他们的迷信让我得到了片刻休息,但我不想休息。

    我离开吵闹的人群,

    来到这处偏僻之所,寻找安宁。

    肉体得到了安宁,

    但心灵仍不得宁静。

    万千思绪像带刺的蜂群,

    向我袭来。

    想想过去的我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就该是什么样子。

    力士参孙

    约翰·弥尔顿虽然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沮丧,但对英格兰来的未来却充满了希望。《力士参孙》诗剧最后有这样的唱词:

    万事皆圆满

    我们总怀疑大智者的所为

    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侍从们从这伟大的事件里学到了真正的经验,

    在和平与欣慰中散去。

    平静吧,所有的热情都已燃烧殆尽。

    在诗剧中,力士参孙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临死时杀的人比之前杀的人还要多”。清教主义者将用尽“所有热情”与邪恶势力发动一场战争,最终会取得比纳斯比战役更好的效果。

    注解:

    [1] 即《神曲》。————译者注